用户空间| 简体版| 繁体版
无障碍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点赞!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刊文报道——广西钦州:通过“快乐思政”铸魂育人

2025-06-13 10:25     来源:钦州教育发布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6月9日,中国教育报客户端刊发文章《广西钦州:通过“快乐思政”铸魂育人》,报道我市深入探索构建新时代“快乐思政”育人体系的教育实践。

中国教育报客户端截图。

全文如下:

近年来,广西钦州市针对学生对思政课兴趣和认同感不高、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不足及地方思政特色品牌不突出等痛点问题,深入探索构建新时代“快乐思政”育人体系,通过以学生情感需求为导向,营造轻松、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实现“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思政教育,在思政教育中感到快乐”的目标。2021年,钦州市《“快乐思政”的应用研究》成果选送中宣部,相关成果还荣获2025年钦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构建“快乐思政”体系

钦州市制定《钦州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工作措施》《钦州市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带头上党课“快乐思政”系列活动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市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建设工作大格局。同时,成立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1+4”思政一体化建设管理机制,与北部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4个思政课联合共同体,严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为进一步打造“快乐思政”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钦州市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在传统思政课和社会实践课之间寻找平衡点,将传统思政课的学术性、科学性与社会实践课的生动性、灵活性有机融合。把“快乐思政”融入学科,融入社会实践,融入家庭教育等方面,实施游戏化、互动式和体验式教学。组织编写了《刘永福冯子材小故事》《书院贤达耀钦州》等“快乐思政”地方教材。自编自导《镇南关大捷》《小董起义战旗红》《冯子材·南关魂》等英雄粤剧、舞台剧。将思政教育与红色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观豚赶海”“品陶游学”“非遗传承”“海防教育”等13条“行走的思政课”路线。建成灵山县楹联文化、浦北县红色文化、钦南区海洋文化、钦北区民族文化、钦州港建港文化等八大“快乐思政”品牌课程。

钦州市中小学校足额配备2300多名思政课教师,聘请300多名本地优秀党政干部等为思政课特聘教师,每年到学校上思政课300多节;推动落实市、县领导联系学校和上讲台讲思政课制度;每年组织党组织书记、校长讲授思政课600多场次。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轮训制度,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不少于5日的集中脱产培训;连续8年开展思政课集体备课和研讨会,举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精品课展演和思政课教师演讲比赛等。

钦州市把师德师风作为“快乐思政”评价第一标准,建立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机制;建立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等多元“快乐思政”评价体系,实现评价结果客观全面;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不同类型课程,分层分类设计“快乐思政”评价指标,为思政课提供更加直接、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实践创新出成效

2017年,钦州市教育局与北部湾大学联合开展《音乐艺术在思政工作中的研究》课题研究,在钦州市第一中学等学校进行“快乐思政”试点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打造了“三红教育”“刘冯+”“坭兴陶+”等“快乐思政”品牌。

第一,认真开展“三红教育”。一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市直学校发扬刘冯精神打造英雄学校,钦北区传承壮乡文化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学校,浦北县植根柑子根精神、灵山县传承萍塘邓氏英烈精神打造红色学校。二是实施“红色堡垒”行动。通过实施“红烛先锋”行动,建设“党建专家库”“红色名师团”“思政课专家库”,实施“双培养机制”,开展“主题党日+万名教师进万家”“三比·三看·三争”“三联系·三示范”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开展学科渗透红色教育,积淀丰厚红色校园文化。利用主题班会、课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例如语文学科组织学生红色演讲;历史学科讲授革命传统及革命历史等。四是结合“清明节”“五四”“九一八”等重要纪念日和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诗词朗诵、革命歌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丰富红色校园文化内涵。

第二,充分用好“刘冯”资源。 一是读英雄书。学校积极打造舒适的读书环境,利用图书馆、教室走廊等地方专门开设红色书吧。经常组织阅读分享、读书比赛等活动,让广大师生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是讲英雄事。把全市烈士纪念设施、革命遗址遗迹、刘永福和冯子材故居等遗址(迹)1527处和各类文物作为“红色基因超市”,组织青少年学习观瞻,让青少年现场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三是传英雄志。建设和“刘冯”关联的市一中、市永福小学、市子材小学等,推出“英雄教育”系列活动,用“刘冯”正能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例如,钦州市子材小学创立冯子材英雄中队等50多个英雄中队,每年开展讲冯子材民族英雄故事和传唱《民族团结一家亲,红色精神代代传》革命歌曲活动,一年级学生“开学第一课”参观冯子材故居。

第三,重点推出“坭兴陶”系列活动。一是推进坭兴陶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积极打造坭兴陶特色学校,建设坭兴陶工作室,开设坭兴陶校本课程。二是开展坭兴陶兴趣班,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对青少年开展坭兴陶学习培训,组织坭兴陶夏令营。三是加强坭兴陶传承人队伍建设。四是开展坭兴陶比赛。钦州市连续举办了十七届“薪火相传”青少年坭兴陶艺创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钦州市高新学校创作的《党心“童”行》等作品获得了一等奖。

目前,钦州市正投入9.909亿元建设“钦州市未来1号科技馆”等一批“快乐思政”教育基地;建设名教师工作室2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和名校长工作室10个,从2024年到2026年,计划每年投入120万元经费;制定了12份关于“快乐思政”的方案;获批课题9项,形成论文、教案集3本;成功打造349个“快乐思政”精品课;编演10个思政教育剧目等。

钦州市的“快乐思政”创新实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召开经验交流会近百次,典型做法及活动先后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下一步,钦州市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进一步探索AI技术与“快乐思政”的深度融合,不断丰富思政教育实践。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