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教育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大力实施铸魂强师行动,着力在政治引领、师德建设和红色传承中落实“红色育人”,为推进新时代钦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强化政治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突出主题主线。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主题主线,每年就党员教师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调研,针对培训需求设计班次和课程,邀请各领域专家实施精准授课,切实解决党建引领教育质量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等6个方面的问题。
突出分层负责。建立“市示范培训、县(区)重点培训、学校全员培训”三级培训机制,把党员干部培训纳入国培、区培项目计划,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主体班次必学内容,2024年分级分层分批举办各类培训班219期,培训党员教师4.6万多人次。
突出立德树人。坚持以增强党性、提升师德、发挥作用为重点,指导各学校党组织每月开展1次师德师风建设主题党日活动,每年依托“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讲授“思政大课”300多场次,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增进广大党员教师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强化师德建设 锻造红烛先锋
建强先锋队伍。大力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工程,推行蹲点助教、师徒结对等培养机制,组织231名党员名师跨区域、跨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10个,培育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16人,相关工作经验在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平台宣传报道。
强化先锋引领。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拔800多名年级(学科)组长等学科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指导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主持课题研究421项,发表论文313篇,全市24个党建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学校党建专项课题立项。
激发先锋活力。制定开展“钦教铸魂·德润杏坛”行动工作方案,广泛开展“三比三看三争”系列活动,建立健全10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比师风、比师德、比师能,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强化红色传承 打造育人品牌
发挥阵地优势。出台《钦州市红色学校创建考核工作指标体系》,指导各学校建好一块党建宣传专栏、一条党建文化长廊、一间党员活动室等党建文化阵地,建强100所红色学校,以红色文化塑造党建品牌,以党建品牌落实“红色育人”,党建工作案例荣获全区党建“一融双高”创新典型案例一等奖。
善用思政课堂。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新时代学校“大思政课”建设重要课程,3年内全覆盖轮训2300多名思政课教师,统筹用好国家统编教材,深入挖掘各学科蕴藏思政元素,遴选15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思政课例。
落实协同育人。以“刘冯+思政研学”为载体,积极探索“思政+旅游+家庭”三位一体“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实践,组织党员干部、师生积极开展“家游钦州共建滨海运河城”研学活动,因地制宜开发“品陶游学”等9个“行走”的思政游学路线,把本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相融合,将爱党、爱国、爱家乡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